激光焊缝跟踪传感器
企业新闻
Enterprise News
企业新闻
Enterprise News
创想智控:一道焊缝,走近普通焊接工人的真实生活
日期:2019-03-14浏览量:3232来源:

“手工耿”,靠焊接脑洞吸引数百万粉丝的快手红人。

大多数人最近一次认识到“焊接工人”,可能是通过他。

“脑瓜崩”“加特林机枪”“雷神锤包”“菜刀手机壳”,时值《流浪地球》热映,“自制机械瞬移冰船”也出炉了……如果你没听说过以上“创意发明”,建议你到快手或者新浪微博关注“手工耿”,看一下他的视频作品,也许能为你的生活带来一点笑声与欢乐。

“手工耿”原名耿帅,这个焊接工人靠着一些“看似没什么用”的发明,在2018年火了一把,用一双手一把焊枪吸引了数百万级的粉丝。

耿帅的作品材料大部分都是银色的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类型是氩弧焊,他的“发明”都很精巧,焊出的焊缝多是干净的银白色。

氩弧焊的技术操作水平可以从焊缝看出来,水平由高到低,焊缝的颜色是银白色的,其次是金黄色,往下是黄蓝色、蓝色、黑色、光泽灰、最次是死灰色。焊缝高温氧化了颜色就会很难看,对材料的保护效果也不好。精准把握好材质的冷却速度,颜色就越漂亮。从这点来看,焊接是个眼力活。

焊出一条完美的焊缝,是每个焊工梦寐以求的目标。

焊接,是国家制造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工艺,几乎所有领域所有产品,从几百吨的火箭飞船、高铁巨轮,再到指甲盖大的电子元件,在生产中都不同程度地依赖焊接技术。同时,焊接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因人而异,有些焊接工人的技术之精湛高超,让很多同行业的人难望其项背。

高凤林,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有报道称“(发动机大喷管)全部焊缝长度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但是高凤林通过技术手段终于克服了这个难题。

张东伟,LNG船建造焊接负责人,《大国工匠》纪录片中说道:“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所以他往往一干就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停下来。”

这些一流的“钢铁裁缝”被称为“大国工匠”甚至“共和国脊梁”,是中国工业产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先进代表。他们的焊接产品都像艺术品一样精美,焊缝规整均匀平滑,高度和宽度一致,看上去像龙鳞一样精美。

焊缝的水平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内部如果产生裂纹、气孔、未焊透、未融合、夹杂,产品可靠性和寿命也会大打折扣。

但得到一条“完美焊缝”并不容易,平焊横焊立焊仰焊位置不一的情况下,电流时间、焊机推力、引弧电流都会影响焊缝的成型,另外焊工还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手势作业,眼睛也必须长时间聚精会神,视线的精准非常重要,关键时刻稍微眨下眼睛,“焊错一针,废掉一件”的情况就会发生,所以每一个优秀的焊工都有一双“火眼金睛”。

每一道焊缝的后面,焊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但大部分焊工的眼睛都不太好,就算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专用护目镜,长年累月的作业仍然让焊工成为了电光性眼炎的高发群体。

这里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焊接属于特殊工种,长期从事会有害身体健康。媒体在报道焊工这个群体的时候,都不忘记强调“充斥着呛鼻气味的车间”“焊枪喷射着2300摄氏度的烈焰”“身上和手上被焊花烫得到处是疤”以此来凸显他们的敬业精神。

更多的焊接作业工人无法像高凤林和张东伟那样,享受到较好的工作保障政策。他们默默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辛勤工作着,面临着工资待遇差、工作环境苦、上升空间小、社会地位低的尴尬处境。大多数焊工一辈子都会和焊枪打交道,常见职业病与多发病包括: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慢性锰中毒、电焊工氟骨症、氩弧焊可发生氮氧化物中毒……

焊接工人耿帅,在北京漂泊多年后仍然难以立足,他看到了很多五六十岁的同行,拼搏多年仍然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还常常落得一身病痛。耿帅的爷爷和父亲是焊工,他和弟弟也是焊工。他不希望自己的命运也重蹈长辈的覆辙,最终选择了回到了河北老家,很幸运的是,他的“奇葩脑洞”帮助他成为了一名创客。

机器人不可完全信赖,焊接工人还必须靠双手对每一道焊缝的质量负责。

耿帅是一个典型的“转行”现象,折射出焊接行业的用工荒问题日益严重。不少企业开始想方设法进行智能化改造,尝试以“机器代替人”的模式破解困局。

但在焊接行业,智能化升级似乎“还差一点”。国内一家企业的焊接机器人的生产线上,仍然需要多名工人对焊接问题点进行手工修复,平均修复率高达60%。

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一条焊缝立见高下。

和其他制造业相比,焊接向来都不是一门流水线技术,它依赖设备、技术和人的协作,如上所述,一个优秀的焊接工人,眼必有明察秋毫之功,手必有区别毫厘之敏,作业间有千钧收放之力,才能以一条完美的焊缝连接两个材件。

多数焊接机器人则空有一双“手”,却没有一双精确的“眼睛”,面对工件材质不一、厚薄不一、形状不一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智能识别跟踪,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导致机器人焊出来的焊缝外观高低不平、宽窄不一、焊瘤、气孔、飞溅、咬边问题层出不穷。

焊接行业一天不实现自动化,焊接工人就必须坚守在岗位上,继续忍受着恶劣的工作环境。

有办法解决吗?当然有,那就是为焊接机器人造一双“眼睛”。

焊缝跟踪技术是实现焊接自动化的关键,依靠激光位移传感器精确提取焊接母材的特征,精确定位焊缝中心位置,根据母材边缘深度、宽度、角度、弧度的变化,来支配机器人调节焊头的高度和摆幅。

以前国内生产企业在智能焊接方面一直依赖于国外技术,价格昂贵不说,还因为国内外设备指标参数不一致,导致出现机器人与传感器无法匹配的问题。因此,技术、产品如何满足实际的焊接需求成为破题关键!

2013年,一家名叫创想智控的企业,凭借在激光位移传感器上的突破成为了国内该领域内的技术前列者。

创想智控重点推广的两款产品是焊缝跟踪特种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激光焊缝跟踪系统。创想智控激光位移传感器某些产品的跟踪精度高,可达0.005mm(毫米),响应时间快,可达到1ms(毫秒),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参数。同时,“自动实时监测焊缝”“自动实时跟踪焊接”“自动焊缝宽度适应”“自动焊枪高度调整”“自动板材适应”“自动焊缝轨迹预测”六个自动化能力也高效、高质的满足了企业的焊接需求。

这家企业目前已经与全球包括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在内的30多种工业机器人品牌完成适配,实现智能焊缝跟踪系统的本土化应用落地。

一家国内生产制造企业在投入使用创想智控环缝自动焊接跟踪系统后,机器人焊接出来的焊缝匀称光滑,严丝合缝。一条生产线只需要一名工人承担“监督”职能即可,大大释放了人力劳动的同时,生产效率提高了10%,且产品合格率已经连续14个月超过99.997%。

通过一道小小的焊缝看见的,是“中国制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创想智控这样的企业,为焊工这一工种带来的革命性变革,以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的工业进程和工人解放。

相关专题
  • 电话:86-10-82825270
  • 手机:18911522201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

24小时电话
18911522201

QQ咨询

返回顶部